广西13岁男孩父母双亡,靠捡垃圾谋生,6年后,以707分数考上北大

暂无作者 阅读: 2023-11-28 23:50:01
后台-插件-广告管理-内容页头部广告(手机)

一岁父亲去世,三岁母亲去世,十二岁继父病逝,命运多舛举目无亲。父子二代都是孤儿,没有祖父祖母,没有兄嫂弟妹,过着“抬头有神灵,家中无一亲”的日子。贫困潦倒,经常缺衣短食,靠捡别人丢的烂果子裹腹,用别人剩下的烂笔头写字,可是,他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。

这样一个无依无靠四海飘零的孤儿,大家都认为辍学打工是他日后唯一的出路,但他却以“好好学习,走出大山”为目标,不仅没有辍学,更是以707分的高考成绩将自己送了国内最高学府的殿堂,他就是韦仁龙。

父母双亡,何以为家

人生的艰辛,是我们不曾想象的,可总有人过着比我们更加凄惨的人生。父母接连去世,是任何一个00后的孩子都无法支撑的痛苦,而这一切都是韦仁龙切切实实的人生。

2001年,韦仁龙出生在广西河池市兰木乡王里村,这是当地非常贫困的村落,襁褓婴儿的他从小就没有体会过吃饱饭是什么滋味,一家三口在温饱线中挣扎。但是好在父母俱在,即便是穷也不是孤儿。

可这一切的美好在他一岁之时戛然而止,尚在襁褓中的他,亲生父亲意外去世,母子两人无依无靠,孤苦飘零。

虽然韦仁龙的母亲不止一次在深夜哭泣,但是暗下决心:“虽然没有了生父,但妈妈无论如何一定要给你一个家,不让你吃苦挨饿。”于是,她带着韦仁龙改嫁。

但改嫁的继父韦双锦家中仍也是村落中最贫困的一户,依靠低保度日,一家几口人都指望着这一亩三分地的收成来活下去。砖瓦房四处漏风,脚下是泥泞的土地,甚至雨后连走路都非常吃力,家徒四壁好似一阵风就能将房子吹倒。

而对于这一家人来说,这已经是最好的居所了。因为连这所房子都是村委会出于人道主义借给这一家三口居住的。虽然日子清贫,但好在母亲所嫁的继父心地纯厚,为人善良,将韦仁龙视为己出。

可这一切的幸福太短暂了,2004年冬日,韦仁龙的母亲接连出现咳嗽的症状,起初以为是感冒并没有在意,可连续多日仍不见好转,直至一天晚上甚至出现了咳血的症状。继父带着韦仁龙的母亲来到医院做检查,命运多舛韦仁龙的母亲已经是肺癌晚期了!

病痛的灾祸再一次降临在这一家人的头上,但尽管如此,韦仁龙的继父仍然不肯放弃,四处求人借钱为韦仁龙的母亲治病。可癌症晚期已然是生命的消磨,于事无补,3岁的韦仁龙最终还是失去了他的母亲,夺走了她的生命。

这世上最后一个与韦仁龙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也撒手人寰了。村子里的人认为,继父和韦仁龙没有血缘关系,而现妻子也已经不在,可能会抛弃这个3岁的“拖油瓶”重新开始生活。

但韦双锦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,他仍默默承担起养育责任,将韦仁龙带在身边,从来不放弃对他的教育,也不曾剥夺他上学的权力,外出打工只为攒钱供他上学。

自小独立,赚钱养家

家里的低保收入只能保证父子二人不会饿死,想要供韦仁龙读书实在是难上加难。也是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中,韦仁龙继父听同村的人说在海南打工可以挣到不少钱,于是他便带着韦仁龙前往海南。

有时候不闯一闯,真的不知道哪一处是生门,哪一处是死门。

海南的工作艰辛而劳累,继父早出晚归实在不曾有过多的时间去陪伴他教育他,在狭小的出租屋里,他听话乖巧,等待着父亲回家,力所能及的帮助父亲去做一些家务。

4岁的他甚至已经学会了做饭,只为在父亲劳累一天回家后能够有口热汤饭。虽然刚开始,他做的饭不是糊锅就是无法下口,但父亲仍然夸奖他的懂事,将汤饭全部吃完。

这段时光虽然艰难,但仍是韦仁龙记忆中最幸福的日子。继父心疼瘦小的他如此懂事,欣慰且心疼,即便工作辛苦,也时常带着韦仁龙去公园玩,日子过得虽然清贫,但父子二人相依为命,仍有生活的希望。

就这样,转眼间韦仁龙7岁了,到了该入学读书的年纪了。因为人生地不熟加之政策的原因,韦仁龙没有办法在海南入学,韦双锦也实在没有过多的银钱可以供得起他在海南的学业。

加之韦双锦因为常年劳动和营养不良,患上了非常严重的肺病,已然是无法从事重体力的劳动了。

于是,韦双锦带着韦仁龙回到了广西家乡,将他送到了村中的兰木中心小学。因自小懂事和韦双锦的教育,韦仁龙一直都对学习和读书抱有非常大的期望。

入学前,韦双锦叮嘱韦仁龙说:“你一定要好好学习,不要担心学费的问题,有爸爸替你支撑。好好读书你以后才能不过穷苦的日子。”

听话的韦仁龙将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中,读书的时光是韦仁龙最幸福的日子,也是他最努力的时光。父亲在家中种地养猪,他便在学堂吸取知识,父子二人相依为命,倒也其乐融融,尚存温暖。

因为兰木中心小学离韦仁龙的家比较远,所以他每天早晨5、6点天不亮就要往学校赶。即便如此,他也是班级中第一位到教室的人,一日之计在于晨他从来没有浪费一丝一毫学习的时光,到了教室就开始读书写字。

天灾人祸,再遭打击

韦仁龙自小独立,即便没有非常好的教育基础,他也非常努力且自觉,学习接受能力也非常强。虽然启蒙晚,但是他的勤奋努力和聪慧,让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中是名列前茅,每一次期末考试总是会带回家几张奖状。

因为家庭的原因,他自小成熟懂事,所以在课后同学肆意玩耍之时,他总是乖乖回家,因为牵挂父亲想要力所能及去做一些事情。

不仅如此,在班级中他也承担着自己的责任,主动为班集体做贡献,帮老师打扫卫生,维持班级秩序,帮学校挖土修缮,所以同学和老师们都非常喜欢他。

因为挂念父亲的肺病,心系父亲不能经常劳累干重活,所以一有时间和每个假期都会跟着父亲学习种菜的知识和技巧,不出几日便能够独当一面了。

小小年纪的他拿起锄头在农田里干农活的样子也是像模像样的。农闲的时候,如果恰逢放假,韦双锦还会去镇上打工,将赚来的钱都交给了父亲补贴家用。

即便又要务农,又要打工,值得欣慰的是韦仁龙从来没有让这些事情影响自己的学业。他早起怕影响父亲睡觉,不敢开灯,在早晨5点的路灯下看书背书,可这时是寒冷的冬日。可想而知,冷风呼啸在这个不到十岁的男孩身上,是有多么冰凉。

“麻绳总捡细处断,厄运专拣苦命”,每一次日子的好转都像是黄粱一梦,转瞬即逝。2013年,韦双锦的病症突然加重,送到医院紧急抢救之后仍然是撒手人寰,命运的击垮让韦仁龙成为了真正的“孤儿”。

年仅12岁的韦仁龙失去了双亲,又失去了继父,生活的窘迫让他看不到前路。他哭得撕心裂肺也换不来父亲母亲的音容,父亲去世后,他独自呆在村中破烂的仓库中,因为黑暗的环境别人听不到他的哭泣。

可12岁的孩子不能没有人照顾,村中的好心人帮他寻找是否有亲属可以接济,但韦双锦也是一个孤儿,只有一个舅舅仍存在世,可舅舅也是孤苦人家,尚有三个孩子,实在无法接济照顾。因此,12岁的韦仁龙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“孤儿”。

即便如此,难过了一阵子的韦仁龙也从未想过了结余生。也许是多年困苦生活的洗礼和磨练,让韦仁龙拥有比同龄人强上数百倍的心理素质,坚强和勇敢是他的代言词。

他拿着父亲生前留下的2、300块钱,一天只吃一顿饭,可这也无法支撑几天,很快,钱就快花完了。有的时候他为了省钱可能两三天都没有吃饭,但他也没有将自己苦难表露在外,没有向学校和老师求助。

命运多舛,艰难读书

在学校实在饥肠辘辘,饥饿难耐的时候,他便去看书,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,因为他说:“知识可以裹腹,真正开始学习的时候,就会暂时忘记饥饿。”

可身体是不能通过忍受来忘记饥饿的,小小年纪的他便在没有课的时候去街上捡瓶子卖钱,有时候还会到镇上去打工赚一些钱。无论多么脏多么累的活,只要能够有钱能够让他吃上一口饭,他都会去做。因为只有吃上饭才能有命活下去,才能读书。

他还会去山上挖野菜、摘果子、去镇上打工的时候在菜市场捡别人不要的烂菜叶子。看到水果摊老板在扔烂水果的时候,连忙上前请求老板可以将水果送给他。

好在家中父亲还留下了几亩良田,他便细心耕种,每天都会来菜地浇水、施肥,因为这是他生活下去的希望。夏天,他还会去小溪里抓鱼虾,抓螃蟹,偶尔也可以补充一下营养。

周末去集市卖菜,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看到山上有成熟的八角,他便摘下来拿回家洗干净晒干,拿到集市上去卖,每一次都能卖个5、6块钱,而这5、6块钱就是他接下来半个月的生活费。

命运多舛、生活艰辛仿佛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词语,但即便如此,他仍然不放弃生活,努力读书,成绩仍然名列前茅保持优异。好成绩的他逐渐被大家发现他好像不怎么吃饭?于是,便有同学报告给了老师。

老师大为震惊,上报给了牙校长,细心了解之后才了解到韦仁龙的真实情况。

在老师的组织下,号召学校的师生和村民为他募捐,虽然大家都不富裕,但是好心的村民和师生仍然募捐到了1480.5元,这让韦仁龙备受感动,也将“好好学习,报答帮助过他的人”,作为自己以后的目标。

牙校长见他举目无亲,也主动做起了他的监护人,帮助他照顾他,是韦仁龙在这世上最亲的人。牙校长还规定说:“韦仁龙在小学毕业前都可以吃住在学校,不管什么一律免费!”这对于韦仁龙来说,可谓是雪中送炭。

未来光明,考上北大

可牙校长只是小学校长,小学毕业后韦仁龙是要上初中和高中的,那时又该怎么办?于是牙校长找到了当地的电视台,请求可以为韦仁龙进行社会上的募捐,让他得到更多爱心人士的帮助。

2014年《第一书记》栏目组发现了韦仁龙,并对他进行专访,节目播出之后,众多的爱心人士都伸出援助之手帮他度过难关。

来自香港的一位企业家在了解韦仁龙的故事之后,当即捐了2万元,鼓励韦仁龙一定要好好学习。社会各界的帮助让他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,就这样他挨过了初中和高中。

2020年,这一年是韦仁龙参加高考的日子,也是他命运转折的开始,十年寒窗苦读,让这个苦难的孩子看到了学习带给他的快乐和生的希望。谁都不曾想到,这样一位从小没有良好教育,举目无亲,缺衣短食的孩子能够考取707分的好成绩。

而“破7”的成绩,足以让他敲开北京大学的校门,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他,放声大哭。20年的青春时光和苦难生活,终究没有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。

北大在得知韦仁龙的情况之后,也对他展开了一对一的帮助扶持。韦仁龙再一次感受了社会的温暖,也立志以后一定将自己所受到的温暖回馈给社会,感恩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。

也许“寒门难出贵子”,但举目无亲的韦仁龙在失去了双亲后,靠捡垃圾生活,靠捡菜叶子裹腹,仍然将自己送进了北大的学堂。他身上所展现的勇气和坚韧,足以告诫我们“即便生如蝼蚁,也要拥有鸿鹄大志。”

结语:

韦仁龙在世间的婆娑中虽是不起眼的一颗种子,但他生根发芽,走出大山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芒。即便家境贫寒,无父无母,但他仍不放弃生的希望;即便备受捐赠,仍不忘却恩德,努力读书只为回馈社会。

参考文献:

  1. 李玲玉.讲述百姓故事.2022年。
  2. 胡艳.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与专业成长.2022年。
  3. 三梅.《父母双亡苦仁龙 独自踏上求学路》[J].视觉志.2022年。

本文 小艺号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axiaoyi.com/vod/19018.html

标签: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后台-插件-广告管理-内容页尾部广告(手机)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