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举最牛兄弟(2)陈氏一门三状元,两人拜相一人封侯

暂无作者 阅读: 2023-11-17 23:11:39
后台-插件-广告管理-内容页头部广告(手机)

四川省阆中市大象山上,有一个天然岩洞,洞外茂林修竹,环境优美,潺潺流淌的山溪汇入洞口的瑞莲池;洞内宽敞开阔,石凳石几陈设井然。当地人取名“状元洞”,如今成了网红景点。相传家里有学子的参观此洞,来年便可以金榜题名。洞内岩壁上有“将相堂”题字,是宋代大学士苏东坡青年时期慕名来此参观所题,以表达自己仰慕之情。这里流传着“陈母教子”,“一门三状元”的故事。

北宋仁宗年间,阆中古城成为巴蜀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。古城中有一户陈氏家族,父亲陈省华赴陇城为官,母亲带着年幼的三兄弟在阆中县城生活。陈家三兄弟老大陈尧叟,带着老二陈尧佐、老三陈尧咨整日游山玩水,无心读书,陈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。陈家祖居在城中闹市区,车水马龙很是嘈杂,对孩子的学习非常不利。陈母就把三兄弟送到大象山中的一个山洞里读书。陈母指着山洞对三兄弟说“你们看看这个山洞,夏天为人遮阴,冬天为人挡风。为官也要学此山洞,庇护一方百姓啊!”在陈母的悉心教育下,三兄弟幡然醒悟,开始发奋读书。陈母每天涉水翻山,不辞劳苦为孩子们送来食物饮水,供他们读书。在清幽的山水间,陈氏三兄弟以武健体,以文修身,遍读天下经典。数年之后三子相继中进士,老大、老三考中状元,老二相传中了武状元。“一门三状元”一时传为佳话,成为后进们模仿和学习的对象。

先说大哥陈尧叟,一生多在岭南两广为官,地偏落后,瘟疫盛行。他跋山涉水,寻医问药,凿井取水,推广农事,为百姓办了很多实事。主政广西期间是陈尧叟仕途生涯的高峰。他因地制宜推广种植桑麻技术。他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:一是当地官吏“分片包干”,带头推广,并且“量化考核”,纳入个人政绩;二是政府负责回收,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。所以推广很快,当地农户得到了实惠。这种先进的营销理念放在现在是不是也够潮?

陈尧叟由于在广西政绩显著,被调回朝,充度支判官。乖乖,这可是个肥差,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!陈尧叟可真正做到了清正廉明,为国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。陈尧叟官至宰相,死后谥号文忠,深受后人敬仰。

再说二哥陈尧佐,他从县慰、知州,一路坐上当朝宰相。陈尧佐一生为官清正,刚直不阿。在京为官时,曾因直言敢谏得罪过皇帝,被贬为潮州通判。适逢当地发生饥荒,他捐出自己的俸米救济饥民。在他带动之下,其他官吏也纷纷效仿,救活了成千上万人。

他出任两浙转运使期间,创制“下薪实土法”,加固钱塘江大堤。钱塘江大潮名扬天下,可是由于当时筑堤技术有限,堤岸常被冲毁,两岸居民受灾严重苦不堪言。陈尧佐经过多次考察勘测,制定出“下薪实土”法,筑堤分水,标本兼制,收到前辈无法达到的效果,钱塘江两岸数十年无灾害。

陈尧佐一生擅长治水,他的功绩不止治理钱塘江,更大的功绩是治理黄河成效卓著。公元1021年,黄河在河南滑县决口。破堤而出的浊浪,犹如一条黄色的巨龙汹涌澎湃,堵堤的材料一次次被冲走,陈尧佐临危授命进行治黄。他创制一种“木龙杀水法”,此法是以木头做成木笼,内实泥土、石块堵住缺口,效果显著。他又疏通淤泥,加固大堤,并在堤岸栽植数万株柳树,加固水土,彻底根治了黄河水的泛滥灾害。

老三陈尧咨在军事上颇多建树,曾任山西缘边安抚使,治军严明。他在任期间,整顿军纪,修缮完善军事防务,对于匈奴的挑衅骚扰数次予以强有力的痛击。而且他知兵擅射,尝以方孔铜钱为的,一发贯其中。欧阳修的千古名篇《卖油翁》开篇写道到:“陈康肃公尧咨擅射,当世无双”,便是以他为原型。

四川阆中古城陈氏一门出了“两文一武”三状元,而且为官刚正不阿,庇荫一方百姓,美名永世流传。大象山上的“状元洞”也成了一个神奇之所,后人争相参观,特别是家里有即将高考学子的,都想沾沾“喜气”,来年高中金榜!

关注我,了解更多文史知识。

本文 小艺号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://www.axiaoyi.com/vod/290.html

标签: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后台-插件-广告管理-内容页尾部广告(手机)
关注我们

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

搜索
标签列表